(京都麵屋〇竹的背脂醬油魚湯麵)
前陣子在「獨身食事」系列的拉麵文底下,有學生從ptt找到
我的文章,想請我談談拉麵的種種。巧的是當時我還正在日
本吃吃喝喝,人在日本吃都來不及,一直沒空回覆這些問題
,這回拉麵可就吃了七家,說不上多啦!!不過我想對於拉
麵的狂熱我還是有的,透過回答這些問題,也幫助我更加了
解自己在「食」上的原點。看看吧!!!
問1.您當初是因為什麼原因、理由,而接觸拉麵這道料理
?
2.為何會想來吃拉麵呢? 能夠說明最初吃拉麵的動機及
原因嗎?
仙:最早接觸拉麵,應該是2000年左右前後,當時因為開
始有些日本台介紹拉麵,日本電視冠軍赤阪拉麵進軍台灣,
而開始有機會品嚐到道地拉麵。當時會想吃大概多半是因為
想認識日本文化,因為看了日本的節目戲劇、雜誌等等,而
吃當然是日本文化很重要的一部份,所以自然會想吃。
問3.您對日式及台式拉麵(偽日式)的看法?
仙:我以為料理因地制宜當然是很正常,每個文化背景不
同的地方自然形成自己獨特的口味。外來食物進來配合修
正亦無不可,可是台灣所謂偽日式,很多是根本連最基本
的工夫都不下足,完全沒有吸收日本人做拉麵那股追求味
道的精神,很多工夫能省則省的偷工減料,然後堂而皇之
拿出「本店是台灣人口味」的招牌,對於不少此類型的店
,我根本不認同那是一碗拉麵。
(東京中目黑三矢堂製麵所全粒粉柚香沾麵與加點的乳酪淋醬)
問4.可曾在日本吃過拉麵?您如何判斷拉麵是正宗日式
口味或是台式口味?如何能感受到它味道的改變?
仙:當然吃過。如果真要描述日本正宗口味,其實最好判
斷的方式倒不是調味重方面,而是很多日本的拉麵師父是
努力追求,屬於自己的味道,因此可說是各家巧妙均有不
同,可能是從湯或麵或具。而台式,往往湯頭上會讓人感
到「味精、大骨粉」,麵是一般工廠大量做的麵,叉燒嚐
起來在工序上過份單純,簡單來說,就是用心程度不同。
問5.您認為怎樣才算”拉麵迷”,對拉麵要抱持何種精
神?至少多久吃一次拉麵?
仙:在台灣很難說有拉麵迷,因為我們不像日本,滿街都
是好吃的拉麵,常被拿出來討論的就那麼三、四家。我以
為台灣人起碼要先學會吃如何享用一碗拉麵,很多人吃麵
的速度跟習慣都不同,如此一來常常不能享用到最美味的
部份,其二是至少要知道真正的拉麵味道是什麼,跟得上
日本現在流行的拉麵風格。比方現在東京流行豚骨魚介系
湯、流行沾麵、高田馬場、池袋等地是拉麵激戰地等等。
不用常常吃台灣的拉麵沒關係,那些用心的倒是可以一個
月來個一次,然後一有機會飛去日本吃一些利害的店家。
這才是我認為的台灣拉麵迷。
問6.能否請多加描述您自身的拉麵精神?
仙:我覺得拉麵精神,簡言之就是用心與創新、吃了讓人
開心。用心就包括很多了,比方麵條自己做,不斷研究湯
頭等等。
問7.您對拉麵的歷史了解多少呢?
仙:拉麵的歷史,我知道的是比較浮面,比方,拉麵當然
是中國傳至日本最早是源起於函館一家叫來來軒,一開始
是做鹽味拉麵,後來日本人對他國文化傳統的保留與傳承
進而吸取其他文化及地方特色,開發出各種具特色拉麵。
其他更深入的,我還沒有機會去閱讀,往後不排除深入研
究其歷史。
問8.就您的認知,「拉麵文化」到底代表著什麼文化呢?
仙:拉麵文化是理所當然的「庶民文化」,認識一國的文
化自然是應由此開始,然而發展至今,昔日的平民文化,
已漸漸的成為一種全民運動,同樣的壽司也是,現在全世
界聽到日本的食文化,自然就是跟「拉麵、壽司」做連結
是值得日本人驕傲的。而全世界提到台灣,可能還沒幾個
人叫得出「小籠包」呢。
(沾麵的元祖山岸一雄氏開設的東池袋大勝軒)